陽光兔業于2月28日被頂端新聞記者卞瑞鶴以《聚焦濟源兔產業:流轉3000畝山頭,帶動30個村莊》為題報道。
兔產業具有節糧、環保、高效、安全、普適等特點,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被認為是最安全的畜牧產業。
在濟源市南山一道開闊的山谷里,坐落著河南省目前唯一一家肉兔產業化集群和肉兔產業化聯合體核心企業——濟源市陽光兔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兔業)。日前,在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的組織下,記者采訪了陽光兔業。公司副總裁王金華介紹,陽光兔業致力肉兔產業發展30余年,圍繞小兔子做文章,現已形成“種、養、加、餐、旅”于一體的產業化運營模式,產品暢銷國內外,帶動周邊村民致富增收。
兔肉“高蛋白、高賴氨酸、高消化率,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因具有“三高三低”的優良特性,被稱為“葷中之素”,是高脂肪動物食品的最佳替代品之一。據悉,目前我國年出欄家兔4-5億只,兔肉產量年平均50萬噸。因為消費需求逐年增加,市場缺口很大,產業前景值得期待。此外,國家也把兔產業置于重要地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出“重點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廣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強兔肉加工和品牌產品研發”。
產業發展,種業先行。優良的品種是陽光兔業引領行業發展的一大法寶。2015年,陽光兔業與世界動物遺傳育種領域最大的跨國公司——法國克里莫集團海法姆公司開展戰略合作,成為伊普呂肉兔配套系在亞洲的唯一合作伙伴。目前,陽光兔業年可出欄伊普呂種兔50萬只,出口“自由兔”100萬只,是國內從曾祖代到父母代最大的伊普呂配套系種兔繁育基地。
鄉村振興,產業是基礎。近年來,在陽光兔業的帶動下,周邊一些村民也加入了肉兔養殖行業,一個六七百只兔子規模的養殖場,一年輕松能賺20來萬。不僅如此,以“入股分紅”的方式,陽光兔業每年還為30個村莊各帶去10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
王金華說,陽光兔業已經流轉了大約3000畝山頭,依托肉兔養殖“一產”,立足飼料、兔產品、有機肥加工“二產”,創造兔文化和兔餐飲“三產”,堅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價值鏈、重組供應鏈、完善產業鏈,形成了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濟源陽光兔業總裁辦 史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