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38歲時做了人生中的一個重大決定 —— 放棄國家機關金飯碗,加盟剛剛起步的禾豐。
1996年底,通過遼寧省地稅局沈陽分局的好朋友張明江介紹,初識禾豐,擔任禾豐財務顧問。禾豐當時剛成立一年半,公司雖小,金總及各位管理者志向卻很大,要使禾豐成為飼料行業很好企業。雖然當時辦公條件很差,收入很低,但金總和員工的素質很高,學歷也高,招收業務員的必要條件之一是本科畢業。當時禾豐的財務基礎工作較薄弱,我就參與到建賬建制工作,并開始應用用友軟件實現財務核算電算化,除此之外,我還對管理者進行財務、稅收、法律培訓,這也是為什么集團員工稱我為張老師而不稱呼職務的原因。1997年初,禾豐遇到稅務問題,我通過運用稅收相關知識和經驗,為圓滿地解決問題做了很多工作,得到金總的贊揚。通過作為財務顧問的交往,我與禾豐相互高度認可。
1998年5月,金總邀請我加盟禾豐。金總說:“一個人應該從事他喜歡并擅長的職業,并且應該在40歲之前做出決斷。如果在40歲之前不能做出決斷,40歲以后就很難改變了。”我當時38歲,與機關工作相比,我更喜歡和擅長在民營企業中干具體的財務工作。金總及其他幾位創業者爭創中國飼料行業很好民族企業的雄心壯志深深地感動了我,盡管當時禾豐房無一間,地無一壟,只是在農墾大廈租了幾間辦公室,在沈陽郊區租了一個破舊的部隊營房作為工廠,但我確信在金總的領導下,禾豐一定會成為中國飼料行業的一顆新星,禾豐人一定會成就一番輝煌事業。我毅然決然地接受金總邀請,決定辭去公職,加盟禾豐。金總很高興,他說:“我們一起干一番大事業,我有信心成為中國飼料行業很好的總經理。”我說:“我有信心成為中國飼料行業很好的財務經理!”金總問我:“你從國家機關辭職下海到禾豐,你有什么要求?”我回答:“我只有一個要求,我加盟禾豐的時間從我開始做財務顧問算起,我只要這個歷史并且不與個人薪酬掛鉤,請人力資源主任趙馨作證。”當然,我的決定家人當時都反對。我妻子說:“金總是個什么樣的人?怎么這么有煽動力,我要找金總談談。”她說是說,最終還是認可我的選擇,并且非常支持我的工作。
1998年9月至2000年10月,我任遼寧禾豐財務經理,并在2000年3月成為禾豐第二批股東,2000年10月成立集團總部任審計經理。2001年9月隨金總到新成立的北京三元禾豐創業,任財務經理。這是我主動請纓的,我對金總說:“禾豐第 一次創業沒趕上,第二次創業我不能錯過了!”2002年1月份任集團財務總監,2003年禾豐股改后,任董事,2009年初開始任集團首 席財務官至今。
回顧往事,仿佛就在昨天。1988年我考取東北工學院(現已更名為東北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質量成本管理系統。1993年3月畢業,我被分配到國家審計署駐沈陽特派員辦事處,從事國稅、地稅、海關及大型企業稅收審計工作。1993年國家第 一次組織審計師考試,通過考試獲得審計師資格。1995年參加注冊會計師考試,通過全科考試獲得注冊會計師資格,同年參加律師考試(現更名為司法考試),通過考試獲得律師資格。1997年通過考評結合,獲得高級審計師資格。在農墾大廈辦公的禾豐公司,當時的總經理金總,現為集團董事長;執行總經理丁總,現為集團監事長;當時的技術經理邵博士,現為集團副總裁;當時的業務經理高全利,現為集團常務副總裁;當時的人力資源主任趙馨,現為集團人力資源總監;當時的采購經理孫利戈,現為集團采購總監;當時的生產經理李樹懷,現為集團品控總監,本人作為當時的財務經理,一晃16年過去了!
上市以后,在金總的領導下,禾豐一定能創造更大更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