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一個明媚的春天,我加盟到農大禾豐,做濃縮料的銷售。記得當時剛跨出校門,意氣風發,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憧憬。然而,1998-1999年的時候,毛豬價格只有1.8元,養豬戶虧損嚴重,時常聽到有人為躲債而逃之夭夭,飼料經銷商怨聲載道,市場上鮮見業務員蹤跡。面對此景,心生惶恐,信心不足。就在要打退堂鼓的時候,丁總給我們實習大學生做了一個培訓,讓我深受鼓舞!什么題目我記不得了,但其中的一句話卻銘刻心中:沒有淡季市場,只有淡季思想。
目前,養豬行業和家禽行業陷入低谷,受到需求低迷、進口沖擊、食品安全事件、禽流感、產能過剩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低谷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飼料銷售和動保產品的銷售受到很大的影響。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很想和從事銷售的同事們交流一下個人的想法和建議:
首先,正確理解銷售工作與行情的關系。銷售工作與行情無關,但行情卻影響了銷售結果。我們的工作是銷售產品、服務客戶,無論行情好壞,我們都要不打折扣地工作。雖然行情不好會使我們的努力得不到好的結果,但成熟的業務人員都明白一個道理:今天的業績是昨天付出的結果。今天播種、耕耘是為了明天的碩果累累。行情不好不能成為我們工作懈怠的理由,不能成為我們業績欠佳的借口。
其次,認識行業的變化。中國的經濟正處于結構調整階段,很多產業處于產能過剩狀況,需要通過市場這一無形的大手進行調節。對于養豬、家禽業也是如此,需求銳減、禽流感事件是導致行業虧損的導火索,深層次的原因還是供大于求,產能過剩。市場調節的法則就是優勝劣汰。那些有實力、觀念好、管理好的養殖企業和養殖戶很好地存活并在之后快速發展。而規模化進程也會隨著行業的調整而加快。對于我們來講,要認識到這種變化,從而我們的銷售工作也要隨之而改變。
再次,行業變化將會帶來銷售模式的變化。我最近走訪遼寧的種雞市場,除了存欄量整體大幅降低以外,明顯感覺到中小養殖場已經停養,而有規模、管理好的幾個大企業卻增加了存欄量。行業的低迷必然帶來行業的洗牌,有實力的企業必然成為我們爭相合作的優 質資源。而大的養殖企業對于合作的企業標準和服務的要求相應提高。這就要求我們企業務必練好內功,提高產品力、服務力、研發能力和文化力。同時改變銷售模式,帶給客戶更好的解決方案和個性化的服務,而不是簡單的市場宣傳和人海戰術。新的銷售模式對于業務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綜合素質、服務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和高的職業精神是適應未來挑戰的必要條件。所以需要我們不斷地提高自己,打鐵還得自身硬。
最后,沒有淡季市場,只有淡季思想。
1、銷售是企業的龍頭,業務員就是要用業績證明自己的存在。
2、思想決定行動,稻盛和夫在《活法》一書提到人成功的公式:
人的成功(工作成果)= 正確的思維×熱情×能力
3、我們以一己之力難以改變行情,但我們可以給我們的客戶帶來幫助。因為客戶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我們。
4、行業的變化恰好是我們甄別客戶,篩選客戶的好時機,同時也是我們實現彎道超車,超越對手的好時機。
約翰?奈斯比特說過:成功不是因為解決了問題,而是因為抓住了機會。我認為現在正是那些有思想、有能力、肯付出的年輕人超越對手,脫穎而出的好機會。波谷過后就是波峰,隨著調整,行業的春天即將到來,這段時間當成是我們銷售工作中好的歷練。凡是經歷的必是有益的。付出終有回報,希望奮戰在銷售一線的同事們擁有無悔的人生。